民生 医疗

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与香港心理卫生会签订合作协议

2018-01-2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18.png

1月8日~10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在惠州举行,大会主题为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共同体”。其中第四分会场专题会议主题是 “医院创新之精神卫生专题会议”,由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中心主任贾福军、香港葵涌医院行政总监卢德临、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精神科主任何志荣担任专题会议主持。广东省内21家地级市精神专科医院、慢性病防治站的52名代表出席参加。

本次专题会议最大的亮点之一是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惠州市二院”)与香港心理卫生会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这也是粤港澳三地27个合作项目之一。协议约定,双方进行经常性定期互访,协助了解及介绍当地的康复服务发展情况、社会环境及开展各项培训及交流活动等,为两地社区精神康复服务提供良好的合作机会。

合作协议主要内容在于将借鉴香港特区先进的精神康复服务理念、技术和模式,同步惠州提升精神康复服务的水平。根据协议约定,随着合作的深入,惠州将逐步试办中途宿舍、发展农地职业康复服务、开办社区支持服务等,探索精神心理疾病的社区康复新模式。该康复模式成熟后,再逐步向广东其他地区推行。

初衷

完善惠州精神障碍康复体系

众所周知,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救治,既是城市治理的基本任务,又是重要的民生项目。近年来,我市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救治工作按照 《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指导,加强排查、分类收治、落实全程康复、完善监护机制,在患者的治疗、康复以及生活帮扶、就业等方面多措并举,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服务管理。总体上看,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康复、就业都有相应的政策在兜底保障,得到相应的关爱帮扶。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救治工作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正因如此,粤港双方的合作应势而生。

提及与香港心理卫生会合作的初衷,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谭志明表示,从宏观而言,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的召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共同体,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而惠州市二院与香港心理卫生会合作则是其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反映;就微观而言,惠州市二院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而香港卫生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技术严谨性、社会办医开放程度都具有国际化优势,尤其是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经验,值得医院学习和借鉴。

事实上,精神心理疾病“重治疗轻康复”的传统格局已经越来越为人诟病,心理康复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身体功能、克服障碍,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

“此外,惠州市二院作为惠州市政府指定的市级精神卫生技术指导和管理机构,与香港心理卫生会携手合作,就是学习、借鉴其先进的做法,完善精神心理疾病康复体系,结合我市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救治工作按照‘功能训练、全面康复、融入社会’的康复治疗基本原则,以定点医院为重点、社区为依托、家庭为基础,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康复模式,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恢复因病受损的生活、劳动和人际交往能力。各类精神专科医院设立专门康复部门(科),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地级市专科医院设立日间医院,为刚出院患者提供向社区或家庭过度的康复衔接服务,为惠州精神障碍患者谋福利。”谭志明说。

举措

在惠探索香港康复服务模式

“精神病人除急性期住院治疗外,多数时间仍生活在社区中……香港精神科的社区康复服务形式多样、体系完善,为精神病病人进入社区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减少了慢性病病人滞留医院。”这是一位内地精神科医生对香港精神心理疾病康复体系的描述。鲜为人知的是,这背后是精神心理专业机构的倾心付出,香港心理卫生会就是其中之一,它是香港最大的一家提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机构。

据悉,香港心理卫生会是一个以推广心理卫生为主的非盈利社会服务机构,致力促进社会人士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并为精神发育迟滞人士及处于缓解期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康复服务,包括住宿服务、日间训练、职业康复治疗服务、社区照顾及支援服务、心理健康义工服务及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着完善惠州精神障碍康复体系的初衷,将借鉴香港先进的精神康复服务理念、技术和模式,提升惠州市精神康复服务的水平,合作双方制定了详细的交流合作措施:协议规定双方进行经常性定期互访,加强相互合作及拓展双方会务活动,商讨双方服务合作和交流事宜;定期交换会务数据及刊物外,并传递两地之康复服务和专业发展信息及提供双方所需之资料及有关服务;双方协助了解及介绍当地的康复服务发展情况、社会环境及开展各项培训及交流活动,为两地社区精神康复服务提供良好的合作机会。

据悉,双方合作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2017年至2018年,工作重点是为惠州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机构提供顾问服务、员工职前及持续在职培训、实习安排、定期实务督导、个案工作员督导以及个案管理咨询和精神健康急救课程。也可安排惠州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到香港葵涌医院接受培训。第二阶段为2019年至2020年,惠州可逐步试办中途宿舍、发展农地职业康复服务、开办社区支持服务等,探索精神心理疾病的社区康复新模式。该康复模式成熟后,再逐步向广东其他地区推行。

目标

深化粤港合作打造社区精神康复样板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此次合作,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中心主任贾福军表示,香港的精神障碍社会康复体系成熟,此次合作乘着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的东风,得到了双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可以说,惠州市二院迎来了一个发展的绝好契机,粤港两地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合作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尤其是目前惠州市二院正面临搬迁,这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起点。新院区在筹备、规划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香港心理卫生会及香港葵涌医院的先进经验,在管理理念、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病区布局上优化提升,促进医院的发展。”贾福军说。

事实上,此次合作的工作重点——— 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建设,同样契合了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在本次大会上,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公共卫生事业科主任林勇强介绍,《广东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2016-2020年)》已明确提出,充分依托现有资源,构建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互支持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到2018年,珠三角地区所有乡镇(街道)、粤东西北地区所有中心乡镇(街道)建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到2020年,全省所有乡镇(街道)建有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康复工作,5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服务。

“论及业务建设,惠州市二院在严重精神障碍的治疗管理上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给其他地市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经验。而今,惠州市二院携手香港心理卫生会探索精神障碍的社区康复体系建设,希望随着合作的深入、具体的落实、各方资源的引入与配置,能够打造出一个社区康复的样板向其他地区推广,让惠州市二院的发展也跨上一个新台阶。”贾福军说。

合作前景展望

开放式社区康复造福患者

谈及此次合作的目标与前景,香港心理卫生会执行主席卢德临开门见山地介绍,香港的精神障碍社区支援(即社区康复)服务在几年前就开始起步了,如今形成了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如家庭病床、中途宿舍、庇护工场、日间训练及活动中心、辅助就业部等,它们为出院后的精神患者提供职业训练、辅助就业和消遣活动等机会,通过环境模拟重建患者的社会生活,以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

卢德临介绍,香港心理卫生会旗下设置了社区康复学院,帮助合作医院延伸社区支援服务。实际上,比起在病房里对患者的护理,在社区内照料患者需要更专业、更高标准的技能,例如社康护士,他们要将精神科护理从医院延伸至社区,为社区的精神病病人提供持续、完整、优质的护理,使医院和社区能更好地互相配合。合作中,惠州市二院的医护人员可以来到社区康复学院学习交流,甚至可以深入社区支援中心体验社区支援服务的实际做法,提升服务素养。

“当然社区康复体系,并不是仅凭一家医院之力就可以做到的,我们的愿景是‘精神健康全民共享’,其中建立一个包容、接纳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氛围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加大对公众的教育,这就需要医院、政府部门、民间组织、社工、公众等多方参与。”卢德临表示,希望双方的合作能够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综合协调地运用医学、教育、社会及职业等方面的措施,通过训练调整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使精神病患者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社会性角色,促使其重返社会。希望通过此次合作能够逐步在惠州建立起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社区支援服务模式,“真正造福精神障碍患者。”

观点交流

精神卫生之医学创新方向何在?

为期3天的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除了主会场推动医疗卫生官方政策衔接,为有关单位组成战略合作关系搭建平台外,4个平行分会场同时邀请了业界专家学者坐而论道,其中第四分会场即为精神卫生专题会场。在精神卫生专题会议上,来自内地、香港和澳门三地精神卫生研究领域大咖以“医学创新”为主题,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民精神健康建言献策。那么,在精神卫生领域,医学创新其方向何在?下面且听大咖们的论说。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中心主任贾福军

精神心理疾病的社会管理模式亟待创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没有心理健康,就没有真正健康。”在贾福军看来,从国家政策到区域发展,精神卫生问题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惠州还是从全国来看,患者群体庞大,医疗资源紧张,精神卫生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求相比,都明显滞后。

谈及精神卫生之医学创新,贾福军表示,精神心理疾病的社会管理模式亟待创新。精神卫生问题不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需要举全社会之力来加强预防、治疗、康复与管理。而精神卫生的管理一方面是专业技术视角下的精神心理疾病的管理,另一方面还有精神心理疾病的社会管理,如家庭成员的调动、康复机构的设置、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培训等。

“此次粤港澳大湾区卫生与健康合作大会的目标之一,就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精神卫生领域深度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精神卫生专家学者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推进有关单位组成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医疗与健康产业合作,打造既具本土特色又具示范效应的医疗模式,共同造福粤港澳大湾区民众。”贾福军说。

■香港心理卫生会执行主席卢德临

突破医院的界限加强社区康复

“病人长年累月在大型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时代已成过去,以社区为本、提供个人化照顾、使患者在经历急性发病后能够复原,长期患者亦能逐渐重过普通人的生活已是趋势。”卢德临表示,在过去几十年,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新型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有了走出医院重归社会的机会和需求,由此,精神健康服务经历了重大变化,医疗体系正在逐步减少对精神科住院服务的依赖,转而加强社区精神科及基层医疗服务。正是基于这一转变,香港的精神障碍康复服务逐步发展起来,尤其是在精神障碍患者漫长的治疗康复过程中,通过社区支援(即社区康复)服务,最终使患者重返社会。

同时,卢德临表示,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精神障碍的早期干预对于患者的预后大有裨益,这就需要缩短患病的“未知期”,因为未知期越长,患者出现长期问题的概率越大,完全康复重归社会的机会越小。因此,未来精神卫生医疗系统的发展需要加强预警功能,通过广泛的公众教育,协助有精神健康问题或受情绪困扰的居民及其家人及早辨识问题,并获得适当的支持。同时,公众教育也可以让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消除偏见,科学了解疾病,帮助并接受患者康复,协助他们重归社会。

■澳门仁伯爵综合医院精神科主任何志荣

从社区到医院的联防需环环相扣

在精神卫生专题会议上,何志荣介绍,澳门的精神卫生服务已初步构建形成四级联防四环紧扣的合作机制。第一级为社区内所有相关提供体,由相关服务人员提供服务;第二级为社区精神健康专项服务,由专业心理治疗师提供服务;第三级为卫生中心精神健康服务,由专业心理治疗师、护士及医生等医疗工作人员提供服务;第四级为仁伯爵综合医院精神科提供服务。

英雄所见略同,何志荣同样呼吁,全科医生及初级保健工作人员接受系统的精神健康方面的培训,并与提供精神专科服务的医疗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希望初级医护保健人员在提供日常卫生服务的过程中,识别精神健康问题人士,以便及早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关:惠州 第二人民医院 香港心理卫生会
作者:惠州日报 来源:惠州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