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资讯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新会区三张王牌成门户担当

2017-04-20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71127143058.jpg

新会银洲湖是大广海湾经济区先导区,被各界寄予厚望,它被喻为大广海湾经济区开发热潮中的“引擎”,是江门承接“珠西战略”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大平台、大载体。

  

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都市圈经济形态,是当今世界经济版图的一大亮点,是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显著标志。

  

今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

  

在今年我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在推动区域协同上,“要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并传递战略西拓能量,做好‘传’‘接’的‘中卫’角色”;在建设“中国侨都”上,加强江港澳合作,谋划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正式向“世界级”发起冲击,新会扮演什么角色?

  

作为“珠西战略”策源地和主战场,坐拥全省面积最大、最具潜力的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全省第四个轨道交通枢纽站场加快推进……新会无疑是江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担当”。

  

可以预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时代的来临,新会凭借“新会制造”、“珠西枢纽”、“大广海湾”这三张王牌,巨大的发展潜力或将被激发。

  

新会制造

  

“工业立市”战略下的

  

千亿雄心

  

作为行业领域的“隐形冠军”,位于新会沙堆镇的海星游艇集团今年制定了“2017全球拓展计划”,将市场瞄准了东南亚市场。

  

集团总经理方圆告诉记者,在日前举办的亚太游艇颁奖典礼上,该公司荣获了四项提名,打破了欧美游艇在这一区域的垄断,也是中国唯一获多项提名的游艇品牌制造商。

  

自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进入全球超级游艇榜单前30强,海星游艇已经成为了“新会制造”的标杆。作为“珠西战略”的策源地和主战场,新会汇聚了无限极、李锦记、中车广东、广东南奥、广润轨道、格兰达数控、富华铸锻、中集集团、中交四航、南洋船舶、海星游艇、亚太纸业等一大批知名制造企业。

  

据统计,去年全区实现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233亿元、增加值55亿元,完成装备制造业投资超60亿元,“珠西战略”成效初显。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区累计完成投入超51亿元,银洲湖纸业基地造纸产能提升至253万吨,产值超亿元企业增加24家,引进超亿元立项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157亿元。

  

今年,新会区正按计划推进的59个工业振兴项目,包括富华工程装备制造项目、亚太纸业二期、威立雅拆船等,项目总投资超870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资超90亿元,将进一步夯实新会制造的基础。

  

“开放的经济体系、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科技创新能力、资源要素集聚能力及国际交往能力,是对世界湾区最基本的要求,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蔡勇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给珠三角城市群带来的变化有更加国际化、城市群更加高度协同和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提速及公共服务的均衡化等,新会应该要在这些变化中找到自己发展的位置和优势。

  

毫无疑问的是,在江门重提“工业立市”战略的背景下,新会注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在日前审议通过的《江门制造2025》行动纲领中,“新会元素”被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

  

作为江门市贯彻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打造制造业强市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江门制造2025》提出千亿产业建设工程、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工程、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等八大重点工程,计划到2025年培育形成5个年总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6个年总产值500亿元以上的产业链和4个年总产值超1000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链。

  

记者留意到,新会的大健康、新材料、轨道交通装备、中小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产业与我市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息息相关。如千亿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建设,就以新会的广东中车、克诺尔等中外知名企业为龙头;千亿级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产业和千亿级大健康产业的建设,新会中集、富华铸锻、无限极等企业也起到关键作用。

  

此外,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中,智能制造应用示范、“互联网+”应用示范、循环经济试点等改革也是未来的重中之重,新会中集、维达纸业和银洲湖纸业基地都被视为关键元素。

  

蔡勇说,根据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定位,新会未来产业重点应放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旅游休闲产业及创新产业上。此外,目前,广州、深圳、香港等龙头城市产业外溢日益明显,新会应利用土地优势,主动搭建平台,与龙头城市合作,承接外溢产业。

  

珠西枢纽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

  

“门户担当”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在工业化大发展时代,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枢纽是决定城市战略地位的关键要素。

  

处于粤西乃至大西南地区陆路通往港澳和珠三角核心区的交通要冲,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会正是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奠定了珠三角老牌工业基地城市的地位。

  

时过境迁,随着现代交通格局的快速变化,新会曾经的优势一度丧失,但随着多条交通线路在建或在规划中,宣告珠西乃至粤西即将迎来高铁时代,江门大道贯穿南北打造新时代的产城主轴,新会正迎来重构区域战略价值的历史转折点。

  

在这一点上,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是新会重振雄风的希望所在,更是江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担当”。

  

记者从近日正式获批的《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配套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了解到,该站将力争于明年建成,这意味着珠中江地区最大、始发线路最多、站台数量最多的铁路枢纽站的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该站建成后,将引入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际、江恩城际、广珠城际、广珠铁路多条轨道线路,使江门成为广东第四个轨道交通枢纽型城市。

  

从江门南站到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新会也跟着开始从失落的水陆联运的交通枢纽门户到打造珠三角辐射粤西的第一门户的转变,未来,江门将以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为核心,构建一张关于珠西产城枢纽城市的宏大蓝图,形成以新江门站为核心枢纽,东南西北四门洞开的枢纽城市新格局。新会在其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新会要抓住珠西枢纽的定位优势,主动与深茂铁路、深中通道及珠三角环线高速等重点交通线路进行对接,成为名副其实的珠西枢纽。”蔡勇分析认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主要的交通线路包括珠三角环线高速,它将珠三角各个城市联系在一起;第二是港珠澳大桥,预计明年开通;第三是深中通道,直接缩短粤港澳大湾区湾东与湾西的直线距离,受惠最大的就是中山和江门。新会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珠西枢纽,就要主动与这些主要交通线路做好互联互通,这样珠西枢纽的地位才会更加明显,如果不能与这几个重大交通战略工程实行有效联通,枢纽位置就会弱化。

  

更重要的是,新会的“门户担当”不止是珠西枢纽江门站的建设。未来,新会将倾力推进总投资超450亿元交通项目,打造“一大枢纽、三大路网”,建设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的同时,加快建设以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规等为主的轨道路网,以江罗高速、中开高速等为主的高速路网,以及以江门大道、新中一级公路等为主的快速路网的建设,主动对接港珠澳大桥,让银洲湖成为接受港澳都市圈辐射的第一腹地。

  

大广海湾

  

承接优质产业的

  

大平台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新会还手握大广海湾经济区这一“潜力股”。

  

省委书记胡春华2015年在我市调研时强调,珠江西岸的发展需要有像大广海湾这样一个能连片的地方来承托,对于大广海湾一定要“保护好、规划好、寻机会”。

  

新会银洲湖是大广海湾经济区先导区,省市各级领导对其寄予厚望,并提出在此布局对珠江西岸乃至全省经济都有拉动作用的重要产业,珠西战略由此而生,它被喻为大广海湾经济区开发热潮中的“引擎”,是江门承接“珠西战略”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大平台、大载体。

  

作为大广海湾经济区的先导区,银洲湖为何被寄予厚望?这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包括圭峰会城、经济开发区、双水镇、崖门镇(含银湖湾)、三江镇、古井镇、沙堆镇等共约960平方公里土地,其中,可连片开发的土地近47平方公里,土地整体开发强度不到10%,是未来承接大项目的“宝地”;有产业优势,目前已形成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竞争力的产业园区,是新会经济产业的主要载体,是目前新会乃至江门临港经济集聚度最高、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有以“侨”为“桥”侨乡资源,澳门现有的63万多的人口中有23万多人是五邑籍乡亲,有1/10澳门人籍贯是新会,目前,在新会区投资的澳资企业超70家,投资总额超10亿美元,涉及食品、电子、电镀、纺织、化工、五金不锈钢和物流等产业;有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地理环境优越,小鸟天堂、圭峰山、古兜山、银湖湾红树林、南坦葵林成为最具新会特色、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著名风景区。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银洲湖的区位优势或将进一步放大,发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基地、珠西综合交通枢纽、传承华侨文化的冈州特色小镇、国家典型的湾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粤澳产业合作先进示范区等作用,届时它不仅能成为大广海湾经济区开发热潮中的“引擎”,甚至有潜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新会正以银洲湖沿岸产业基地与物流园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临港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同时结合新会银洲湖区位及资源优势,引进澳门资金与技术,推动新兴产业作为银洲湖粤澳合作产业引擎。

  

谈到银洲湖的发展,蔡勇坦言银洲湖的开发比较早,但动力有些不足。他认为,银洲湖未来发展首先要抓住先进装备制造业不放松,这是省级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牢牢抓住,才能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做大做强。特别要做好高起点谋划,抓好产城融合配套建设,提升区域产业档次。

  

声 音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蔡勇:新会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培养基地

  

记者:面对湾区经济更加开发、更加融合等特点,新会该如何去适应和发挥自身的优势?

  

蔡勇:新会要利用好港澳同胞及海外华人华侨的资源,发挥其对外联系的作用,同时,在城市群的协同和融合中,要避免同质化竞争。新会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分工”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主动与其他城市进行互补。新会有广阔土地、优美环境,可考虑在教育等方面下功夫,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成大湾区内最宜居的城市。

  

记者:银洲湖是大广海湾先导区,是新会的“王牌”,新会未来该如何发挥其作用?

  

蔡勇:要保护好银洲湖的岸线资源,高起点、高标准去规划,以后才有机会去承接更大的项目;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银洲湖区域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融合得很好,非常有特色,可以规划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都市田园”,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高档的、多元化的、有活力、宜居、宜游的所在。

  

记者:如何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是否有借鉴的对象?

  

蔡勇:目前,银洲湖产城融合程度不高,未来的规划要注意产城融合,做好产城融合的配套建设,如苏州工业园区,苏州人都以能住进苏州园区为荣,因为它配备有好的商业及教育资源,配套完善。只有如此,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进驻,从而提升银洲湖的产业档次。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叶田 林润开

相关:粤港澳大湾区 新会区 门户担当
作者:江门日报 来源:江门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