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医疗

斗门推进教育、医疗、社保等工作 改善民生水平

2017-10-19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71019115556.jpg

近年来,斗门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图为斗门二中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关铭荣 摄

QQ截图20171019115614.jpg

如今,在斗门的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通过搭建起的远程会诊系统、心电图传输系统,医生们可以远程实时对乾务镇卫生院的患者进行心电图报告查看、审核、反馈,再由卫生院医生生成检查报告单。

乡镇卫生院与三级医院实现视频会诊,在全市属于首创。这也是斗门区医疗联合体系(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的一次重要探索,通过建立分级诊疗机制,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民生冷暖,关系万家忧乐。这种服务模式的创新,来源于斗门区大胆的改革探索和对民生保障和改善的重视。作为曾经的农业大县,斗门区民生包袱比较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均相对落后于主城区。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民生工作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从织密民生保障网到推进脱贫攻坚战,从扩大就业到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近年来,斗门区坚持以人为本的共享发展理念,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

●林郁鸿

补短板 今年改变区内无“三甲”医院的历史

初秋10月的珠海,气温逐渐冷了下来。但在此时,接种计免疫苗的孩子们走进斗门区乾务镇卫生院,不仅无需面对令人紧张的环境,还仿佛走进了想象中的童话乐园。

今年7月,全市首个立足农村基层的卡通环境数字化计免门诊在这里正式投入运作。和其他基层计免门诊不同,这里的环境按照儿童心理特点进行卡通化布置,绘满了小动物图案的卡通墙面使孩子感到亲切放松,在接种后的观察期,孩子们还能在游玩区尽情玩耍。

与此同时,数字化管理系统也使得家长获取免疫接种证明更加轻松方便,实现取号到留观一条龙自动服务。

此前,斗门区是个传统农业大区,在农村卫生医疗设施等方面有所欠账。近年来,瞄准“卫生强区、健康斗门”的建设目标,政策制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只要有需要,摄像设备可以即时打开,三级医院的专家立即远程坐诊,避免转诊延误。不但如此,远程会诊系统摄像头的清晰度更高到‘每根头发丝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两年前,斗门区建立起全市首个区域医疗联体管理体制。如今,以遵医五院为龙头的9家“医联体”成员医院已经建立起完备的运转制度。

“通过试点建设,远程视频会诊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省去病人特别是行动不便患者来回转诊奔波的时间,以及为此耗费的人力财力。”遵医五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举措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收治的紧急病患的医治能力提升具有里程碑意义,病人在基层卫生院看病后如需转诊至更高水平医院,可直接开辟绿色通道,免去病人排队烦恼。”

在此轮建设试点初见成效之后,斗门建设卫生强区的步伐正在快马加鞭。

9月18日上午,斗门区妇幼保健院位于井岸镇港霞西路的新院区正式开始运作,业务用房面积比位于港霞东路的原院区扩大两倍左右。资源整合后,该院将以一院两址模式运作,大大改善当地群众就医环境和医护人员的办公条件。

此外,斗门区今年还将总计投入3000万元全力支持遵医五院今年底前完成三级甲等医院的创建,届时将彻底改变斗门全区无“三甲”医院的历史。

兜底线 三年将投1.2亿元“一对一”精准帮扶

今年以来,斗门区莲洲镇南青村村民赵执养一直沉浸在喜悦之中。此前,由于家庭变故,如今已经65岁的赵执养和她11岁的孙子相依为命,婆孙两人就住在不到1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两人就靠着每月合计900元的养老金和低保金度日。

拥有一个新家,是婆孙俩的希望。很快,这个愿望就将成为现实。

今年4月,依据《斗门区低收入群体“一对一”精准帮扶挂户人员安排方案》,斗门对全区3979户7032人低收入群体开展了精准帮扶。帮扶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是其中的重点。与赵执养一样,到今年底前,30%的住房困难户将住进新房。按照计划,这项“兜底线”的民生工程将于2019年底前全部完成。

“我们现在在动工的已经有70多户,今年计划将完成187户。”斗门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主任刘孝雄表示,从2017年至2019年,斗门区将累计投入超过1.2亿元用于“一对一”精准帮扶工作。

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建立以临时救济、医疗救助、五保供养、孤儿保障、流浪乞讨救助、灾害救助为补充的综合型社会救助体系,一张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民生保障网”已经在斗门编制完成。

低保是“底线民生”最直接的体现。去年,斗门区开展了新一轮低保标准调整论证,将区城乡低保标准由原来的每月580元/人提高至630元/人。这是自2011年以来的第5次上调。

对于农村五保对象,斗门以现金的方式予以保障,救助金严格按照低保标准的150%发放。此外,针对低保家庭和五保对象,斗门区还在供排水、供电、供气、电信、广播电视、殡葬、社保中心、教育部门等单位均给予相关费用的减免等优惠。

在今年8月,由斗门区民政局投资建设的乾务镇马山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正式投入运营,为了更好地开展养老服务,斗门区专门引进了专业社工负责该站点日常运作,为站点老人开展居家养老、日间照料及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工作。

“养老,不止是给长者一张床。”以便民利民为核心,斗门近年来大力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全面加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建立起以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除了居家养老服务站之外,斗门区内两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也步入稳定发展轨道,结合自身养老服务特色,分别开展了“信息化养老服务”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其中,井岸镇社会福利中心为超过1500名经济困难、高龄、失能的老年人免费安装“平安通”移动呼叫器,为有需要服务的老人免费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等居家养老服务。

出实招 教育设施数量质量双提升

随着斗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异地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来到斗门,学位供需矛盾有加剧趋势。

无论是教育公平,还是教育质量,教育历来都是民生关注的焦点,也是斗门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

今年3月,一则关于斗门区实验二小即将举行学区划分听证会的消息牵动人心。这个位于井岸镇新青五路,占地面积达19.5万平方米的新学校于9月正式招生,24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为斗门区新增1080个学位。

通过加快学校工程建设的步伐,斗门区正在以实实在在的“招数”,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除了上述已经投入使用的斗门区实验二小,按照《斗门区中小学教育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0年)》,斗门区正在加快推进新建、扩建学校工程,其中齐正小学、珠峰实验学校等2所新建学校已在今年上半年动工建设。同时,至少推进6所学校的扩建工程,力争2018年全部竣工,不断增加优质公办学校学位。

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多,如何实现惠民公平更为关键。在深入研究、充分听证的基础上,斗门坚持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严格执行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政策,划定了区第二实验小学学区范围。据统计,全区中小学比去年增加了1300多个学位,为顺利完成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8月31日,全区义务教育报名入学人数12221人,比2016年增加323人。全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共录取了10844人,其中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录取数达4204人,接近一半。

斗门教育事业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激活师资方面值得称道。从2013年起,斗门区连续打出了一套四大改革的“组合拳”——深化教师绩效工资和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管理改革、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改革、实施教师学历提升工程、探索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10月9日至12日,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中,斗门区城南学校老师林幸强在全国各省市派出的127名教学能手中脱颖而出,摘得特等奖,折射出斗门近年来在基础教育领域着眼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新成效。

今年,通过紧紧围绕“活力课堂”这一主线,斗门进一步建构起“活力课堂”理论,掌握“活力课堂”教学策略,不断提高课堂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仅在上半年,斗门全区就有15名教师荣获市、区教师素养大赛奖励。

■计划

高品质人居环境、交通网络加快推进

市民公园

明年中完工

在斗门区,黄杨河被本地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步入秋天,黄杨河水波澜不惊,自北向南缓缓流淌,宁静而秀美,成为迷人的一道风景。与之毗邻的西堤路,如今伴着静静的河水,车辆川流不息,成为斗门人民日益富裕的重要见证。

然而,就在5年前,西堤路确是一条狭长的小道,高峰期时拥堵不堪。近年来,斗门区不断发力城市建设,通过“一河两岸”改造工程建设、构建内畅外联路网体系等,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城乡环境和便捷的出行条件。

目前,“一河两岸”改造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按照计划,位于尖峰大桥东侧云峰公园的旅游发展中心项目主体结构预计于11月开工建设,市民公园项目预计将于2018年年中完工,届时这些项目将有力提升斗门城区的人居环境。

旅游发展中心主体结构预计11月开工建设

2013年,黄杨河“一河两岸”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已经完成“一河两岸”景观规划、灯光规划等整体规划工作,并完成乔园、凤山公园、西堤路美化提升改造工程、西堤路云峰公园岸线景观工程等多个工程,滨水风貌魅力日益凸显,成为珠海西区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沿着黄杨河畔,尖峰南组团将被规划建设为高品位的生活休闲中心。

如今,这一片区的项目建设已经进入建设实质性阶段。其中,位于尖峰大桥东侧云峰公园的旅游发展中心项目用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主体结构预计于11月开工建设,其将依托斗门特有的沙田文化,以跃鱼的姿态象征斗门蓬勃发展的前景,打造一个具有艺术观赏性及象征性的城市新地标,为市民提供一个独具特色的休闲体验场所。

10月2日,位于井岸城区南端、尖峰山东侧,总占地面积5.67万平方米的市民公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8年年中完工。

而在另一边,备受关注的珠峰科创中心项目也将于今年12月开工。项目建成后,在黄杨河畔,将崛起一栋29层高、约130米的高楼,成为斗门创新驱动的一大载体。

打造空铁陆一体化交通枢纽

交通是斗门过去发展的瓶颈。近年来,通过加速构建内畅外联路网体系,不断优化完善城乡内部交通微循环,一个现代综合绿色交通体系已在斗门形成。

未来5年,随着珠海通用机场(莲洲)、广佛江珠城际轨道、香海大桥高速、鹤洲至高栏港高速、双湖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陆续建成使用,斗门将建设成为集空、铁、陆于一体的更加高效、便捷的的区域交通枢纽。

其中,斗门将重点推进9项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涵盖香海大桥、鹤洲至高栏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等2个高速公路项目,广佛江珠城际轨道(珠海段)、机场北路延长段、通用机场等城际轨道、市政、机场项目,以及香海大桥西延线、黄茅海通道、鹤洲至高栏港高速公路二期工程、高栏港高速公路北延段工程等4项前期研究项目。

紧抓港珠澳大桥即将建成开通的历史性机遇,斗门将乘势而上,在城市内部着力提成交通运行效率,完成珠峰大道19.5公里道路、23.5公里乡村道路硬底化、11.5公里低标准县道升级改造、9.7公里272线尖峰大桥东至白蕉高速路出口段路面升级改造等,破解城区交通拥堵难题,进一步增加城市公交线路、站点和里程,逐步向农村边远地区和旅游景点延伸,实现城乡交通无缝对接。

相关:斗门 教育 医疗
作者:南方日报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