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建言

委员建言促深圳民营企业发展 推行“E湾通”让人才在大湾区自由流动

2019-07-22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90722112250.png

历时4个月、125名政协委员针对深圳经济发展专题调研的成果,在19日市政协六届二十三次常委会议“促进深圳民营经济发展”专题协商会上集中展示。19名委员根据调研所得,围绕深圳民营经济发展中政府服务、湾区合作、融资、人才等问题一一建言。

政府对企业的检查频次应及时公示

“建议减少常规检查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干扰,规范行政执法。”市政协委员车汉澍代表政府服务调研组发言时指出,调研中有企业反映,一些部门日常检查缺乏规范,存在过度执法、无序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因此,他建议政府部门对企业的日常检查频次、检查机构和人员及检查的内容、要求及时公示,同时执法人员全面配置执法记录仪,确保执法过程可追溯。

另一方面,车汉澍建议,政府可搭建网上中介超市,对第三方机构进行分类定级,实现中介服务网上展示、明码标价、畅通供需渠道,降低政府服务成本。

推动港交所深交所合作设立国际科技板

融资难是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拦路虎”。而其中,企业转贷中需要的“过桥费”,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多“麻烦”。为此,代表要素保障组发言的市政协委员高锦民建议,要多渠道设立低成本转贷过桥扶持基金,为民营企业转贷款“续命”。同时,他建议,要开展多样化担保贷款,以金融保险为无形资产背书,拓宽专利、商标、品牌、技术等无形资产抵押范围。

上市是企业融资的一大途径。市政协委员邬建辉提出要解决一些民营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困难。如企业在改制和上市过程中因股本或股权变更导致税收成本大幅上升等。

同时,邬建辉建议,充分利用好深交所这个深圳的平台优势,进一步争取广东省委省政府支持,继续加大高规格沟通力度,与中国证监会沟通创业板创新改革措施,着力落实深交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此外,邬建辉还提出,充分利用大湾区建设发展的契机,推动港交所和深交所合作,共同在前海设立国际科技板,吸引全球的高科技企业来前海的国际科技板挂牌上市。

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

“深圳有华为、腾讯等明星企业,同时有1万多家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还有500多家‘专精特新’的中小微企业。能否通过加强政府识别、引导,加上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支持,把这些‘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出下一个华为、腾讯?”市政协委员韩玉提问。

韩玉调研发现,目前,深圳尚未有针对“隐形冠军”的具体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为此,他建议深圳加大对“隐形冠军”的研究和培育力度,加强针对性,大力支持具有成长潜力、较大社会影响力、战略意义、细分行业龙头。

推行“E湾通”让人才在大湾区自由流动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也是深圳民营企业实现更大发展的好契机。市政协委员张耀华代表湾区合作调研组建议,要打造湾区人才发展优质环境,促进跨境人才交流:“建议积极协调公安、边检等部门,开发和推行大湾区数字身份识别系统,如‘E湾通’,对获得认证的居民可以在湾区内部自由过境,并可以凭此进行医保就诊、网上购票、网上支付等活动。”

另一方面,张耀华还建议,加强公共服务衔接,探索港澳社会保险在大湾区内跨境使用,推进港澳人士融入深圳医保体系。

要改变人才政策中重学历重资历标准一刀切的缺陷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一大基石。委员们针对人才问题也有不少建议。

市政协委员黄鼎隆认为,深圳过去在塑造适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方面,各种政策可谓丰富而有力,如何让这些政策真正让需要他们的企业和人才实在地用上,需要政府转变思路,多用“减法思维”,给政策进行“瘦身”,让政策能实实在在的落地实处。黄鼎隆认为,这需要建立人才政策长效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定体系:“建议用减法思维保证人才政策的公平性。现有政策过分重视海外留学经历,而政府的政策应该保证公平性;要用减法思维搭建科学统一的人才评定体系,只要能给深圳长期价值就是为深圳所用的人才,人才评定应该在一定条件上设定宽松的条件,不能只看表面指标。”

“应该不拘一格引人才,打造人才梯队结构。”市政协委员盛司潼认为,要改变人才政策中重学历、重资历、标准一刀切的缺陷,重构重能力、重贡献、评价个性化的人才引进体系。

相关:大湾区
来源: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