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资讯

把握再创辉煌黄金机会 香港抢搭大湾区建设快车

2019-06-19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3.jpg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香港提供再创辉煌的黄金机会。”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在香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表示,大湾区发展对香港来说机遇处处,既可为香港经济寻找新增长点,也可为香港提供广阔的腹地。

  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香港正站在历史的风口上。过去两年来,香港已经拿出了一系列举措,誓要在大湾区建设中牢牢把握“再创辉煌”的杠杆支点。

  参与大湾区战略布局

  善谋事者谋于势。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什么功能?今年2月,中央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此有详细解答。实际上,香港给这份规划贡献了不少意见建议。

  从2017年起,香港特区政府就积极参与《规划纲要》的制定,全面参与草拟文本,港澳两位行政长官以成员身份出席中央领导层次的会议,香港社会各界的许多意见也在《规划纲要》中得到了体现。

  在已发布的两份施政报告中,林郑月娥均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列为特区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她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特区政府未来的重点工作包括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大湾区内城市互联互通,推动青年创新创业,充分利用香港的国际联系和国际网络,向海外推广粤港澳大湾区,吸引资金和人才落户大湾区,并推动大湾区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

  为更全面统筹推动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林郑月娥已成立并亲自主持一个包括特区政府高层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督导委员会”,还将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并委任大湾区发展专员。

  布局大湾区建设,香港过去两年来已投入130亿美元,并出台多项措施。其中,为便利内地企业把境外的投资和业务总部放在香港,特区政府3年来一直在调整税制,降低企业利得税,保护投资协议和避免双重征税安排。

  协力打造国际科创中心

  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粤港澳大湾区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000万,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元。跟世界上其他著名湾区相比,其基础要素遥遥领先,短板恰恰就是在科技创新。

  人们对香港的印象往往停留于“重商”,但香港其实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香港有4所高校位列世界高校前100名,它们科研实力强,与国际接轨紧密,这些都是香港在发展创科方面的优势。”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介绍,香港两院院士数量很多,每年还有约9000名毕业生来自科技领域,这些人才都是科技创新产业的支柱力量。同时,香港的融资成本低,融资渠道广,也更有利于科技创新平台发展。

  近两年,香港特区政府在科创领域投资逾1000亿港元,大力发展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金融科技4个范畴,6所香港高校在深圳设立72个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多方努力下,大湾区的科创生态圈近年展现出极大活力。尤其是香港,与几年前相比,创业气氛、资本投入大为改观。仅仅在香港数码港,金融科技领域的初创企业就有300多家,而且30%是来自香港以外的,包括英国、印度、马来西亚、以色列等,展现香港在创科方面的吸引力和潜力。

  “以前有人说香港创科‘有种籽,无土壤’,而今这些肥沃的土壤已经慢慢建立起来。”林郑月

相关:香港 大湾区 建设
作者:网络综合 来源:网络综合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